信投话廉第五十二期
    发布日期:2025-08-05

        一、监督讲堂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特开设监督讲堂版块。该版块重点选取与国企紧密联系、与党员息息相关的重点条目,并集合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行业规章、上级要求、集团内部规章制度,深入剖析典型案例,以案示警,以案说法,以案明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本期监督讲堂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为大家剖析解读《条例》第七章中关于违反组织纪律方面的相关案例。

    典型案例:年龄变戏法,大小随意改

    2015年3月,黑龙江省查处双城市招商局副局长孟德勇档案造假案。孟德勇,1996年11月参加工作,历任双城市周家镇政府办事员、双城镇政府科员,双城市招商局科长,2012年3月任双城市招商局副局长(副科级)。经查, 1996年11月,孟德勇在未满18周岁的情况下,为了符合吸收录干年龄,将出生年月由1979年3月改为1976年3月,并虚构了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大专班学历。从双城镇调到双城市招商局工作后,2007年至2012年初,孟的档案一直由其本人私自保存,直到双城市委组织部调档时才交到双城市人社局。2012年3月,市委组织部在没有对孟的档案进行严格审核的情况下,将其提任为招商局副局长,导致用人失察失误。

    根据查核结果,黑龙江省有关部门责成双城市委对此案作出严肃处理:撤销孟德勇市招商局副局长的任职决定,取消干部身份,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对分管干部和档案工作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魏某某进行诫勉谈话,调离组织人事岗位;对干部档案管理混乱的市人社局现任局长李某某进行诫勉谈话,责成限期整改;对市人社局时任档案管理人员李某某,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案例剖析:

    个别党员干部给年龄“整容”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可大可小的“弹性年龄”动机不纯,影响恶劣,成因复杂。这一顽疾充分暴露出个别党员干部的诚信缺失,党的纪律观念淡薄,对党的忠诚度低下等问题。更为深层次的是,暴露出党员干部档案管理及相关制度的不严格、不规范、不透明。年龄造假非小事,治理“弹性年龄”这个顽疾,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纪律意识,严格档案管理,严肃处理违纪行为等多管齐下。让“弹性年龄”失去弹力,回归真实。

    二、党纪课堂:关于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档案造假方面的规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一)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

    (二)在组织进行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

    (三)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

    (四)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

    有前款第二项规定的行为,同时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的,依照本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处理。

    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予以除名;对入党多年且一贯表现好,或者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三、廉韵清风:党史上的纪律教育(下)

    刘青山张子善.jpg

    新中国成立后,党内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行为有所抬头,党的纪律建设处于更加复杂的内外环境,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以共和国第一反腐大案为开端,拉开了执政党纪律教育的大幕。1951年11月,查处了刘青山在担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在担任天津行署专员期间的严重腐败问题。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召开公审大会,以贪污罪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以高饶事件为突破口,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1953年,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的高岗与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饶漱石,搞非组织活动,破坏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19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撤销高岗、饶漱石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出党。会议还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相比,其地位更高、权限更大,更有利于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对党的高级干部的监督。对高饶事件的处理给全党敲响了警钟,使全党进一步认识到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党的政治纪律是不可触犯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